相信很多2024届的学生和家长都或多或少了解艺考改革这件事,具体到美术联考板块,考试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看看小里是如何解读。

 

 

看似最大的调整是速写考试变成命题创作,其实不然,比如色彩考试增加了彩头,它虽然是单独的一个科目,但实际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五官的生动性、人物的素描关系等都需要具备素描、速写基础。那么素描考试则取消了头带手的内容,反之对静物的质感以及人物不同光线的表达要有一定要求。”

 

 

所以通过释放出来的改革信号,我们更应清楚学生应该具备美术功底、审美能力、创造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老师们常在课堂上强调的多对比 多观察 多检查 也是希望学生在学习上能从被动到主动,那我们通素描静物的课程延展出本次的“团队与单兵作战”的创作实践课,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提升了学习氛围,更是给到学生们更广阔的的空间去探索。

 

 

多层次课堂形式

 

本次创作实践课将以小组创作和单人创作的形式展开,老师会在创作选题上给予建议和指导的同时也会在材料的选择上给予拓宽,让创作富有更大的可能性。

 

 


 

进入正稿创作阶段,老师会适当介绍小组成员的闪光点,更快速的融进创作的环境中来,提高小组的向心力。

 


 

一幅完整的作品,需要每个人完成各自的“局部创作”,最后呈现出完整的作品。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察能力,在局部创作时要注意细节与整体的关系。

 

 


 

对于有想法、有个性的学生而言,是机遇亦是挑战,更加需要有节奏对比,在与团队创作一起良性竞争中去互相学习。

 

从“美术自觉“到“美术自信”

自信心的建立非常重要,从主动去画画到爱画画,这是自我认可的过程。老师通过这样的课程,让每个学生发挥了

自己的优势同时,在创作中也提高了自信心,这样轻松的学习氛围更利于学生去思考去探索。

 


 

 

从班级内创作展示到校区巡展,从前期创作分享到策展,学生们全程参与,这也是对他们集训生活中阶段性学习成果的肯定。

 

 

本次推出的创作实践课不仅是对专业能力的训练,也考验孩子们长期创作的内心,小里也相信通过这样的“研创”学习,他们收获的不仅仅好作品,还有更

多对成长和艺术的思考。我们就一起走进小里画室创作课的课堂,感受下他们创作的精彩瞬间:

 

·小里画室创作课第一期成果展示

 


 


 


 


 


 


 


 


 


 


 


 


 


 










 


 


 


 


 


 


 


 


 


 


 


 


以上为部分学员作品

无排名之分